导航栏目
新闻中心
- 2024-02-23
- 2024-02-23
- 2024-02-23
-
2024-02-23
넷 互联网垃圾回收
产品展示
报废设备拆除回收是集 “安全拆解、资源循环、环保处置” 于一体的系统工程,涉及工业设备(如机床、锅炉)、工程设备(如挖掘机、塔吊)、电子设备(如服务器、生产线设备)等多种类型,核心目标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化资源回收价值、最小化环境风险。以下从核心流程、关键注意事项、资源回收方向、环保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展开解析:
一、报废设备拆除回收的核心流程
规范流程是避免安全事故、提升效率的基础,通常分为 6 个阶段,不同类型设备(如带压设备、带电设备)会在细节上调整:
1. 前期评估与规划(核心前置环节)
- 设备信息核查:明确设备型号、使用年限、结构组成(如是否含压力容器、电气系统、危废部件)、安装位置(如厂房内固定设备、室外大型机械),避免盲目拆解。
- 风险评估:识别安全风险(如设备是否残留压力、油污、有毒介质)、环境风险(如是否含铅、汞、氟利昂等有害物质),并制定应对方案(如先泄压、先清理介质)。
- 方案制定:确定拆解顺序(如 “先电气后机械、先附件后主体、先高空后地面”)、所需工具(如液压剪、起重机、绝缘工具)、人员配置(需持证人员:如特种设备操作员、电工)及时间节点。
- 资质备案:若涉及特种设备(如锅炉、电梯、起重机) ,需由具备《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》的企业承接,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,禁止无资质单位拆解。
2. 现场准备与安全防护
- 场地隔离:在拆解区域设置警示标识(如 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”),用围挡隔离,清理周边障碍物,确保作业空间安全(尤其是高空拆解或大型设备)。
- 安全装备配置: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防砸鞋、绝缘手套、护目镜;涉及高空作业时,需使用安全带、搭设脚手架或作业平台;涉及有毒介质(如废油、制冷剂)时,需配备防毒面具、防护服。
- 断能断源:对设备进行 “断能处理”—— 切断电源(拆除电缆并挂牌警示)、切断气源(关闭阀门并泄压,如压缩空气管道)、切断液源(排空油箱、液压油箱内的油液,收集至专用容器),避免拆解时发生触电、爆炸、漏油事故。
3. 分步拆解(按 “从易到难、从辅到主” 原则)
- 附件拆解:先拆除设备的非核心附件,如仪表、管道、电缆、电机、控制面板等,单独分类存放(如电缆归为废电缆,电机归为废电机),避免与主体部件混杂。
- 主体拆解:
- 小型设备(如台式机床):通过人工或叉车搬运至拆解平台,拆解为铸铁底座、钢质外壳、金属齿轮等部件;
- 大型设备(如塔吊、挖掘机):用起重机将主体分段(如塔吊臂、机身),再用液压剪、氧割(需严控明火,远离易燃物)拆解为可运输的钢构件;
- 带压 / 高危设备(如锅炉、反应釜):需先由专业人员检测内部压力、清理残留介质(如酸碱溶液),再切割拆解,禁止直接暴力拆解。
- 危废单独收集: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(如废油、含汞温度计、氟利昂制冷剂、电路板),需用专用密封容器收集,粘贴危废标识,严禁混入普通废料。
4. 分类整理与标识
拆解后的物料需按 “资源属性” 分类,避免混杂影响回收价值,常见分类如下:
物料类型 | 包含内容 | 处理方向 |
---|---|---|
金属废料 | 废钢(设备底座、外壳、钢结构)、废铁(齿轮、轴类)、有色金属(铜电缆、铝散热器、不锈钢部件) | 钢铁类送废钢处理厂回炉;有色金属送专业回收厂提纯(如铜、铝再生) |
电气电子废料 | 废电机、变压器、电路板、传感器 | 电机拆解回收铜线圈 + 硅钢片;电路板送资质企业提取贵金属(金、银)并处置危废 |
危废 | 废矿物油(机油、液压油)、废制冷剂、含重金属部件(铅蓄电池、硒鼓) | 交由持有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的企业处置(如废油再生、重金属无害化处理) |
非金属废料 | 塑料外壳、橡胶部件(如密封圈)、玻璃(仪表镜片) | 可回收塑料(如 PP、ABS)送塑料再生厂;不可回收部分送合规垃圾填埋场 / 焚烧厂 |
5. 运输与交付
- 分类运输:金属废料用专用货车运输(如废钢用重型卡车),危废需用防渗漏、防腐蚀的专用车辆,且需持有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》(即 “五联单”),禁止与普通货物混运。
- 交付验收:将分类后的物料交付至对应回收企业(如废钢送钢厂、危废送处置中心),双方核对数量、成分,确认无混杂后完成交接,留存验收单据备查。
6. 现场清理与验收
拆解完成后,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清理:
- 清理残留废料(如散落的螺丝、金属碎屑)、油污(用吸油棉吸附后按危废处置);
- 检查场地是否有土壤、水体污染(如漏油是否渗入地面),若有污染需及时处置;
- 由委托方(如企业)与拆解方共同验收,确认设备拆解完毕、场地恢复原状、无安全隐患后,完成项目闭环。
二、关键注意事项(安全 + 合规双核心)
1. 安全优先:避免事故风险
- 禁止 “三无” 操作:无资质、无方案、无防护的拆解绝对禁止,尤其是特种设备(如锅炉、起重机),违规拆解可能导致爆炸、坍塌,造成人员伤亡。
- 明火作业管控:使用氧割、电焊时,需清理周边易燃物(如塑料、机油),配备灭火器,作业人员需持 “特种作业操作证”,禁止在密闭空间(如设备内部)进行明火作业。
- 高空与吊装安全:吊装大型部件(如塔吊臂)时,需检查起重机荷载、钢丝绳强度,划定吊装禁区,禁止人员在吊装下方停留;高空作业人员需系双钩安全带,确保平台稳固。
2. 合规底线:避免法律风险
- 资质合规:拆解企业需具备对应资质(如《营业执照》经营范围含 “报废设备回收拆解”,特种设备需额外持《特种设备拆解许可证》),禁止个人或无资质小作坊承接。
- 危废处置合规:严禁将危废(如废油、电路板)混入普通废料出售,或随意丢弃 —— 根据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,违规处置危废最高可处 500 万元罚款,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。
- 环保备案合规:若拆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、噪声(如室外大型设备拆解),需提前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,采取降尘(如雾炮机)、降噪(如围挡隔音)措施,避免扰民或违规。
三、报废设备的资源回收方向(价值最大化)
不同类型报废设备的核心回收资源差异较大,以下为常见设备的资源提炼重点:
- 工业机床(如车床、铣床):主体为铸铁 / 铸钢(底座、床身),可回收为废钢;电机、主轴含铜线圈,导轨含合金钢,拆解后分类回收可提升 30% 以上价值。
- 工程设备(如挖掘机、装载机):机身、铲斗为高强度钢(回收价值高于普通废钢);发动机含铝合金缸体、铜质散热器,液压系统含铜油管,需单独拆解。
- 电子设备(如服务器、生产线控制柜):外壳多为冷轧钢板或铝合金;内部含电路板(可提取金、银、钯)、变压器(铜线圈 + 硅钢片)、锂电池(需单独按危废处置或梯次利用)。
- 特种设备(如锅炉、压力容器):壳体为锅炉钢(需检测是否有腐蚀,合格后按废钢回收);若含换热管,可能为不锈钢或铜合金,需单独分离。
四、环保风险防控(重点规避 4 类污染)
报废设备拆解若操作不当,易引发多重环境问题,需针对性防控:
- 土壤污染:设备残留的废油、液压油、酸碱介质泄漏,渗入土壤会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或有机物污染。防控措施:拆解前清空所有介质,地面铺设防渗漏垫(如 HDPE 防渗膜),漏油用吸油棉及时清理,严禁随意倾倒。
- 水体污染:清洗设备的废水(含油污、除锈剂)、雨水冲刷拆解现场的污染物,若外排会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。防控措施:废水循环利用(如经隔油池、过滤池处理后复用),禁止外排;雨水收集至专用水池,处理达标后排放。
- 空气污染:
- 明火拆解时焚烧塑料、橡胶部件,释放二噁英、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;
- 机械拆解产生的粉尘(如切割钢构件时的金属粉尘)。
防控措施:禁止焚烧,塑料 / 橡胶部件机械剥离后单独处置;切割、打磨环节配备布袋除尘器,粉尘收集后回用或无害化处理。
- 危废二次污染:电路板、废电池、废制冷剂等危废若混入普通废料,会导致后续回收环节(如废钢炼钢)产生有毒物质(如重金属挥发)。防控措施:全程单独分类、密封存放,交由资质企业处置,留存转移联单备查。